对于太田痣你了解多少

发布时间:2016-03-29 文章来源:健肤皮肤专科门诊部

  导语:太田痣的相关介绍。对于太田痣,很多人可能看过、听过,但是一说起它,却是一知半解。那么,什么是太田痣?它又有哪些表现特征?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请广州健肤的医生来为我们详细介绍。

  太田痣的相关介绍

  医生介绍称,太田痣又称为青胎记,是一种真皮黑素细胞增生性良性皮肤肿瘤,是东方民族常见的、以眼周区域青褐色斑痣为特点的色素性胎记(虽然有时并不都在出生时出现)。因1939年首先由日本医生太田(ota)予以系统描述,故以此为名。 在中国,太田痣患者占皮肤科门诊的约0.4%,男女比例为1:3。大约半数的患者生时即被发现该病,但也有的是到儿童期开始发现,个别病人到青春期才逐渐显现,表现为棕色、灰色及蓝色的斑点所组成的斑片,病灶边界不清,病灶内的斑点色泽可以单色,也可兼有上述颜色,而且色泽深浅不一。由于黑色素细胞在真皮中的分布的密度及部位不同,斑片可表现为淡棕色到深蓝色,同一病灶的不同部位可以具有不同颜色。

  太田痣较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、颞、前额、颧部和鼻翼,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、二支分布的区域;单侧分布,偶为双侧性(约10%左右),约2/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,结膜、角膜、 虹膜、眼底、视神经乳头、视神经、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。皮损广泛者亦可累及头皮、耳颈、躯干、上下肢等部。口腔和鼻咽部粘膜亦可受累。

  部分患者的病灶有缓慢增大的倾向,斑片发生于前额、眼周、颊部及颧区,即与三叉神经的第I、II区的分布区相当的区域,可以占该区的全部或一部分,斑片可发生于面部的单侧,也偶有发生于双侧面部的,往往呈双侧对称,有的黑色素细胞同时还分布于结膜、角膜及视网膜上。

  太田痣的在早期可以缓慢生长,但生长的自限性难有定论,有的患者到儿童期时即开始长期稳定,多数医生认为到青春期后即较为稳定,但也有个别人至30岁左右仍有缓慢生长的倾向。太田痣无遗传倾向,与恶性变无明确的关系。

  广州健肤医生提醒:太田痣不治疗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,所以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诊疗。

  温馨提示:看了广州健肤医生对于太田痣的相关介绍,您一定有所了解。若是您仍有疑问,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或是拨打医院的服务热线,我们医生一定会及时回复,给您较完善的解答。

Copyright 1998 - 现在 版权所有:广州健肤皮肤专科门诊部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450号    备案号:粤ICP备16048394号-1   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粤(A)广(2021)第503号
预约时间
姓名
年龄
预约电话
备注

预约须知:

预约成功后,工作人员与您确定详细就诊时间。

电 话:13129354792(同微信号)

地 址:广州市越秀区广园西路121号美博城附楼